“买学区房反坑自家娃”将大量上演福州市区定向生新政全面落地


发布时间:2024-06-04
来源: K8凯发集团
阅读量:


  过去这几年我们国家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化,先是公民同招,民办学校100%摇号,后来各地纷纷推进多校划片,出台教育集团化办学和教师轮岗等举措,提升普通校办学水平。为了抑制学区房炒作,很多城市在“三一致”的基础上还推出“六年一户”政策,例如福州已经实施两年,今年泉州市区部分学校也开始执行“六年一户”。

  之于福建省内而言,更加一劳永逸的是去年出台的一个“大招”,那就是扩大定向生比例,要求到2025年各地优质普高定向生比例不低于70%。对于那些炒作学区房的利益群体来说,这项定向生新政无疑是个晴天霹雳,此前虽被一记记重拳打击,但他们总会千方百计编瞎话糊弄过去,可定向生扩大让他们实在无力还击,于是从去年至今只能装没看见不敢提及。

  然而炒房团伙的鸵鸟战术只能自己骗自己,明眼人早已看清学区房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因而近两年来各地学区房成交量大减,房价泡沫纷纷破裂。现在大多只剩农村地区还有家长会想着买房读书这种事,毕竟不买房孩子只能读破破烂烂的农村学校,那这样一心给人割韭菜确实也能理解。但在市区、县城里,学校都已经办得很像样,买不起房的外来工子女们,有集体户或居住证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条件。

  前不久厦门市率先发布2023年的中招方案,将定向生比例提高到55%,昨日福州发布中招新政,定向生比例同样提高5%。这样一来,2023年“老八所”和长乐一中拿出55%的学位作为定向生,而屏东中学、十八中、外国语学校、师大二附中等四所一级达标校拿出25%(去年20%)。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定向生名额都能用上,降分幅度继续年年增加,去年录取定向生在最低投档线分。

  看到这里,基本可以确定2023年各地都会参照55%的比例来执行,其实我倒是希望今年步子迈得更大一点,既然后面两年还要扩大15%,那明年比例是60%还是65%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定向生名额会持续增加,降分幅度也会持续扩大,后年70%定向生至少配上降分50分。而且必须指出的是,省里规定的是2025年定向生比例“不低于”70%,这是下限而非上限,实际上我认为省会城市理应带好头做表率,提高到75%、80%乃至更高都在情理之中,应当认真加以考虑。

  之所以说扩大定向生是教育公平化的大招,是给炒学区房歪风邪气的又一次沉重打击,我们可以举个典型例子来理解。比如有个学生原本划片城门中学,他父母觉得这学校太差,于是砸锅卖铁买学区房,先卖掉家里两套安置房,又借了一债,终于把孩子送入延安中学。

  然而上了初中后他们才发现,以他们家孩子中等偏上的成绩,原来在城门中学可以稳居全校前50名,很有希望通过定向生冲刺“老八所”,再不济也能考上那四所一类校。可到了延安中学却排不进前500名,这下最多勉强上一所普通高中。至于“老八所”剩余那30%的统招名额,显然私立强校的学生们会大包大揽,公立校有多少人考得过?

  这种买学区房反坑自家娃的事情已经注定要大量上演,正应验了那句俗话:“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无论是“凤头”还是“鸡头”,头部学生总能出头,没有那个能力就该坦然接受自己孩子在读书方面天赋平庸。以后有钱的、爱“卷”的可以去报私立,穷人家的孩子只要有天赋、肯努力,就算读村校也有上进的机会。

  以往福州市区众多私立强校中考成绩远比公立校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考入重点高中的比例高,另一个是平均分高。随着100%摇号政策落地,私立校在生源方面再无优势,“老八所率”、“一三附率”领先幅度有所缩减,于是私立校们在展示自身办学成绩时更多开始提平均分,这一项依然断层领先。

  虽然那些炒学区房的自媒体们对平均分往往绝口不提,但我们要清楚明白,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平均分比“老八所率”、“一三附率”有更重要的意义。早在2020年11月19日文章里我就已着重指出:私立校保证不了孩子的上限,但是能保证下限。平均分高意味着私立校的普通生成绩也大概率比公立校的好一截,就算考不上“老八所”,最起码能考上高中。

  在优质生源回流后,公立校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的确有所增加,可大部分学生只是泯然众人。家长们要十分明白:固然读着同一所学校,但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不代表你家孩子也天赋异禀。成绩好不好首先不在于学校,而在于智商和家教。与其送钱给人坑自家娃,何不如好好替自己孩子守着这份家产呢?你把买学区房的钱存给孩子,就算不会读书也已站在很多人的终点线上。

  此外,还需特别注意的是,随着第一届实行100%摇号的学生参加中考,今年所有私立校都将平等拥有定向生名额,同时从2023年起取消市区所有普高面向六县(市)招生录取。以往各县的尖子生还能争一争福州一中等校的少量自主招生名额,如今这条路已被彻底堵上,特别是被称为“高新区”的闽侯乡镇地带,这让黑中介和炒房客们最后一点说辞也没法编下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