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高仪的使用和读数


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 K8凯发集团
阅读量: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王敏)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意味着继美、俄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我国今后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探索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

  在此次交会对接任务中,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三大核心关键系统立下汗马功劳。记者从其研制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经过11年的技术攻关,这三大系统突破了对接机构等关键技术,攻克了航天领域多项技术难题。

  “天宫一号”攻克三大技术难题 核心使命完成交会对接任务

  早在交会对接任务正式立项之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已经启动了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论证工作。

  作为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的新成员,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为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的亮点。天宫一号重约8.5吨,此次任务的主要使命是圆满完成交会对接任务,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并携带有效载荷开展科学试验。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专家介绍,由于任务的特殊性,天宫一号的研制要攻克三大难关。一是在轨工作时间长对飞行器高可靠性提出严峻挑战。天宫一号将创我国载人飞行器的服役纪录。在两年的服役期内,天宫一号要相继完成三次交会对接任务,即要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进行对接。

  二是诸多新技术将在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接受检验。以电源分系统为例,其特点迥异于前7次飞行。本次任务将100伏高压供电体引入其中,将极大地提高飞行器用电效率。此外,半刚性太阳能帆板将有助于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减重,为今后大型空间飞行器开展大型空间试验打下技术基础。

  三是作为目前国内在研型号里重量最大、体积最大的飞行器,天宫一号将给运载火箭系统在整流罩设计等方面带来新的适应性难题,此次飞行任务将会验证大型飞行器对运载系统的多项适应性改进新技术。

  “神八”首上对接机构 太空“穿针引线;执行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虽然没有承担载人任务,但是要想在太空中实现完美对接也并非易事。这就不得不提到“神八”上的核心部件——对接机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专家介绍,“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就如同太空中两列没有铁轨的高速运转的列车实现首尾相接。对接后,天宫一号要在两个飞行器之间建立能供航天员通过的通道。此外,还要实现与神舟八号电、气、液的共通,收到“对得上、分得开”的效果。这对对接控制和对接机构提出了较高要求。

  “‘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就宛如在太空中穿针引线,这将对飞行控制和对接结构提出严格要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完美上演“穿针引线”大戏,此次天宫一号采用了全新的测量设备,让350公里轨道上的“神八”与天宫一号的一切行踪尽在掌握中。

  在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已经圆满执行过7次任务的长二F火箭将再次两度执行飞行任务。针对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两次发射任务的特点,设计人员将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运载火箭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取名叫“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火箭专家介绍,针对两次飞行任务的特点,该火箭有两种状态,即执行神舟八号任务的载人状态的火箭和执行天宫一号的非载人状态的火箭。

  相比于之前的长二F火箭,两种状态共同的改进之处是:将长征二号F火箭的“惯性平台+捷联惯性组合”模式中的惯性平台取消,换为捷联惯性组合,构成“双捷联”惯导系统。

  载人状态和非载人状态的火箭主要区别在于逃逸系统的设计。执行神舟八号的载人状态的火箭逃逸系统没有变化,“尽管‘神八’上没有航天员,但是我们没有降低对火箭的要求,按照载人的标准来进行严格设计和质量要求。”航天科技集团有关火箭专家说。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在茫茫太空中,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神奇相约,顺利交会对接。如果说牛郎和织女要走到一起,需要有根红线。而“神八”飞向“天宫”,从相距150公里到400米,这段非常重要的飞行,就缺少不了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这位“大媒人”,为“天宫”“神八”的“胜利之吻”牵起红线;据了解,要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的“相遇”和“相连”,也就是交会对接,就必须清楚两个航天器当时的飞行状态参数,例如飞行的速度、相对的角度和之间的距离等等。当了解了这些数据,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计算出控制指令,“命令”他们朝“相遇点”前进。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测量目标的速度、距离等参数的工具是雷达,它就像人的眼睛和耳朵。雷达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也不受乌云雨雪的阻挡。这一点在人们常用的“倒车雷达”中有所体现。当然,具备测速功能的雷达比普通的雷达还要复杂很多。

  激光雷达可以进行立体成像,但因为在大气中衰减严重,所以探测距离短,用于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就有缺点。

  微波雷达的功能相对强大,它受电磁干扰小、探测距离远、精度较高,但对近距离的测距精度、测速精度就会差一些。

  如果能研制一款近、中、远距离都具备高精度测量参数的微波雷达就很完美了。可是在巨大的技术瓶颈面前,这样的产品在国内一直没有研制出来。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大量的试验验证,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研制的微波雷达诞生了。它的实际测量范围上至百余公里、下至几十米,在如此之大的跨度中,凯发官网址它的测距精确程度可以达到一把学生所用文具尺的长度,测角精度可以到达更高,相当于人眼测试视力时相邻两行之间的角度。而速度测量的误差更是微乎其微。

  此外,该雷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整个装置类似Ipad2大小,重量还不到12公斤。看到如此袖珍的“高科技之眼”,让人很难想象它是在万里太空掌控航天器的关键装置。

  除了微波雷达外,高精度加速度计,更是被誉为交会对接的“忠实向导”。“只要有它在,交会对接任务就十拿九稳。”它就像一位素质过硬的向导,随时随地向控制中心精确‘汇报’飞船飞得有多快、姿态咋样、现在到哪儿了。

  高精度加速度计,体积仅比常用的方形饭盒略大一些,却是“神八”上精度最高的加速度测量装置,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在交会对接过程中,它在空间微重力状态下精确地给出飞船的速度、位置等重要信息,以确保飞船准确无误地完成这次“胜利之吻”。

  据悉测高仪的使用和读数,它里面的核心部件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精度在国内位居第一,曾经七次帮助神舟飞船返回舱成功返航。

  据介绍,它除了在交会对接阶段提供信息之外,还在飞船在轨飞行的过程中随时记录发动机推力的变化,为监测发动机的工作情况提供数据支持。